越来越多的欧洲央行决策者在过去几周公开表示支持在第三季度开始加息,其中甚至包括那些被认为是“鸽派”,即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倡导者,如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和芬兰央行行长雷恩。前者最近多次明确表示,可以想象在7月份加息。后者则对物价和工资轮番上涨的危险提出警告,并明确表示“有必要在第三季度提高关键利率,这可能在7月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他将支持加息,直到物价开始回落到健康水平。他表示:“如果这涉及突破人们普遍理解的中性水平,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一(5月16日)表示,美联储在解决通胀问题时反应迟缓犯了错误。高通胀问题已发展成为美国金融史上自198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事件。
美元汇率变动往往具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对于美国而言,强势美元的不利之处在于,它会使出口产品更加昂贵,从而抑制出口贸易增长。但有利的一面则是可以帮助抑制通货膨胀——想想美国从中国或越南等地进口的运动鞋和服装,美元的升值正使它们变得更加便宜。
美国国会参议院周四(5月12日)以80票赞成、1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了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这也意味着这位美联储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临时主席”(2月5日迄今),终于得以“转正”。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四警告说,控制住通胀并非易事。他不能承诺美国经济会出现所谓的软着陆。他说:“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有办法……做到。”
随着美国走出防疫限制措施,民众将支出转向在外就餐等服务行业,商品价格的缓和将令通胀率下降。但这样的情况并未发生。在周三公布的通胀报告中,服务业价格加速上扬,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仍然牢牢地位居高点,凸显了物价压力的持久性和涉及范围之广。
欧盟是如何变得如此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这是自本世纪开始以来一直困扰不少西方国家的重大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从现实政治的角度再次凸显出来:欧盟是否可以切断与克里姆林宫相连的“能源脐带”?包含了地缘政治解读以及经济和能源分析的几个问题解构了弗拉基米尔·普京打造的这个复杂迷宫。普京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和石油作为对付欧洲的外交武器。
进”是“稳”的持久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找准“进”的切入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一些新亮点、向好趋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累积增长。
根据美国石油协会的说法,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急剧增加可能导致美国石油生产商处于危险地位。目前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NOPEC可能将国际石油价格降低到美国能源公司难以增加产量的水平。美国Energy Partners公司也认为,如果欧佩克国家调整石油供应量,将对美国能源安全构成威胁。沙特和其他欧佩克国家的石油由于生产更简单、更便宜,可以迅速增加供应。
5月8日,英国政府宣布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包括对俄罗斯生产的贵金属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以及对某些英国产品实施出口禁令。
24家大型投行预测显示,主要投行认为,但投行之间的增幅预期差距较大。具体而言,美国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幅料介于30万-47.5万,失业率料介于3.5%-3.6%,平均时薪年率增幅料介于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