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徘徊于102.90附近,美元周四全线下跌,下跌近1%,触及两周最低,延续了从20年高位回落的趋势,在大多数主要货币今年因美元升值而大受打击,美元吸引了买家入场。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之际,美元兑日元和瑞郎大幅下跌,这两种货币在市场压力或风险时期往往会吸引投资者
5月19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现报103.83,美元周三上涨0.6%,结束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的跌势,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通胀不断上升的担忧打击市场人气,此前一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做出了鹰派发言。鲍威尔周二承诺,美联储将升息至遏制通胀急升所需的水平,包括升至中性水平以上,他称通胀急升已经给经济基础构成威胁。
5月18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徘徊于103.3附近,美元周二连续第三天下跌,兑一篮子主要货币继续从20年高位回落,因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追踪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跌0.9%,至5月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103.22。
5月17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延续跌势,美元指数在上周触及20年高位后周一下跌,市场关注全球经济,且对全球经济放缓前景的担忧增加。欧元从稍早触及的低位回升,此前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暨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德加洛表示,欧元的疲软可能威胁到欧洲央行引导通胀接近目标的努力。
5月16日美元指数现报104.57,美元上周录得连续第六周上涨,最高至105.0234,因投资者仍担心全球经济成长放缓,高通胀和美联储加息路径引发了对政策失误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或滞胀的担忧。上周的数据显示,一些迹象表明,通胀开始下降,尽管速度缓慢。
5月13日美元指数现报104.78,美元周四上涨近1%,再度刷新20年高点至104.93,市场持续担心主要央行遏制高通胀的行动将抑制全球经济增长,这令美元的避险吸引力增强。
5月12日,美元指数徘徊于104附近,美元指数周三受CPI数据影响,在数据公布前一度触及四日低点103.36,在数据公布后应声走强至日高104.19;4月CPI上涨0.3%,为8月份以来最小涨幅,数据显示,通胀可能已见顶,但不太可能迅速降温,也不太可能打乱美联储目前的收紧货币政策的计划。
5月11日美元指数现报103.90,市场静待CPI数据,数据可能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提供线索,预计该指数年化增幅将为8.1%,低于3月份的8.5%;多位美联储官员周二表示,有必要在下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
5月10日美元指数现报103.74,周一美元指数触及20年新高至104.1921,部分源于对美联储抗击高通胀能力的担忧,引发避险情绪,提振美元的避险吸引力。美元已连续五周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
5月9日美元指数现报103.74,美元指数上周五一度触及20年高位至104.0741,受避险需求推动。上周四股市因对美联储激进紧缩政策的担忧而大幅下挫,且欧洲货币因对地区经济成长的担忧而走软。
5月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并从6月开始缩表,美元指数大幅下挫,创近一周新低至102.45,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淡化升息75个基点的前景,市场对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预期减弱;澳元连续第二天表现优于其它货币,澳元兑美元大涨2.28%至0.7256;英国央行周四将公布利率决议
4月28日美元指数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刷新2002年12月以来高点至103.94;在日本央行加倍承诺保持宽松政策后,日元跌至2002年以来最低,而欧元触及五年最低,受累于对欧元区增长的担忧。英镑兑强势美元也走低,一度创下1.2412美元的21个月新低